关于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情况的汇报
◎48365365备用网站
(2017年2月21日)
年初,省政府将“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作为今年的民生实事后,省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及早部署,扎实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 按照中国残联、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制定的《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残联发〔2016〕36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对“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各类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人数、补贴标准及资金筹集等内容,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1.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28000人。 (1)为3000名初筛阳性0-6岁儿童提供残疾复筛和诊断服务; (2)为25000名疑似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服务。 2.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7000人。 (1)为150名0-17岁重度极重度聋儿免费植入电子人工耳蜗; (2)为160名0-6岁聋儿每人免费适配2台全数字耳背式助听器; (3)对3790名残疾儿童(其中:0-6岁聋儿700名、智障及孤独症儿童1590名、脑瘫儿童1300名;0-17岁术后肢体残疾儿童200名)提供机构康复训练; (4)为200名0-17岁有手术指征肢体残疾儿童实施肢体矫形手术; (5)为1200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6)为1500名肢体残疾儿童适配矫形器(其中:0-6岁脑瘫儿童1300例,0-17岁肢体残疾儿童术后矫形器适配200例)。 (二)加强沟通协调,明确部门职责 按照省政府要求,省残联反复征求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配合部门的意见建议,对配合事项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1.省残联:牵头组织项目实施,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指导各市、县做好项目实施工作。重点抓好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省卫生计生委做好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工作。 2.省卫生计生委:成立项目专家组,制定《山西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省级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机构;指导市、县做好初筛阳性0-6岁儿童残疾复筛和诊断工作。 3.省财政厅:负责落实项目省级财政经费,会同省残联及时分配下拨项目补助经费;督导市、县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4.各市人民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安排部署市级残联、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项目经费,加强项目管理,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三)确定定点机构,分解量化指标 经过反复征求各市、省直各康复机构意见,省残联及时确定了省级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晋残联〔2017〕24号),明确了民生实事的项目构成、服务对象、补贴标准、服务流程以及项目监管等内容。 按照各市残疾人数量,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对项目指标进行了量化分解。 (四)及时安排部署,项目进展顺利 为了办好民生实事,按照省政府安排部署,省残联党组、理事会及时研究,及早谋划,及早部署。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工作安排部署到位。2月16日,省残联召开了由各市残联理事长和部分县残联理事长、省级各残疾人专门协会主席、省残联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全省残联工作会议,对“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后,又专门召集各市残联理事长召开了座谈会,就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同时,将实施政府民生实事作为对各市残联考核的重中之重。 二是目标任务分解到位。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已印发各市,各项任务指标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各市。 三是部分资金下拨到位。“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总预算资金为647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4067.1万元,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财政投入资金2407.7万元。目前,国家彩票公益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项目资金已下拨到各市和省直各康复机构,占项目总预算资金的62.8%。省级财政经费到位后,我们将会同省财政厅尽快分解下拨各市。 四是部门沟通协调到位。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对项目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成立项目专家组、制定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儿童残疾筛查工作等相关文件正在协商会签之中。 五是督促检查制度到位。实行省、市、县三级残联理事会领导包市、包县、包项目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项目督促检查、公示审批、项目进度月报和服务救助对象实名制管理等制度,所有项目服务和救助对象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 六是部分项目落实到位。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对5391名疑似残疾人进行了残疾鉴定,526名残疾儿童经过审批已进入省、市定点康复机构接受项目救助。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 一是搞好筛查工作。省残联与省卫生计生委共同制定了《山西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0-6岁初筛阳性儿童进行残疾复筛和诊断项目,依托全省妇幼保健系统开展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同时,对0-6岁儿童残疾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儿童转介至定点医院进行残疾复筛和诊断。 二是明确定点机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中,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由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省儿童医院以及省康复研究中心等定点医院具体实施,其他各类康复救助项目由省和各市确定的定点康复机构组织实施。 三是依法招标采购。项目涉及的电子人工耳蜗、儿童助听器等产品委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招标采购;残疾儿童基本辅助器具适配产品由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负责统一招标采购。 (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一是各县(市、区)残联要进一步加大0-6岁残疾儿童的摸底筛查力度,组织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救助项目申请,将0-6岁儿童残疾筛查中新确诊的残疾儿童作为重点纳入救助范围。 二是各市残联要严格按照准入标准,在3月20日前评估确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制定好项目实施方案,分解好项目指标。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审批确定救助对象。 三是各定点康复机构负责做好救助对象的功能评估,提供规范化的康复救助服务,救助对象相关信息及时录入项目管理数据库。省级康复机构在做好项目救助工作的同时,负责全省各类定点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监督评估定点机构康复质量,确保抢救性康复救助效果。 (三)精准施策,狠抓落实 一是力争在2月底前会同省卫生计生委成立项目专家组,正式印发《山西省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对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二是3月上旬组织召开全省残联康复工作会议,举办有各市、县(市、区)残联分管理事长和康复科长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对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进行业务培训。 三是在3月底前会同省卫生计生委,对全省确定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定点复筛及诊断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四是会同省财政厅落实省财政专项资金,尽快下拨各市。 五是对《山西省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拓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数据录入功能。 (四)分类指导,以点带面 在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的办法,扎实有效地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对当地康复机构服务能力较弱的市,要重点做好儿童残疾筛查、协助申请项目和项目监管工作;对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市,要加大工作力度,规范项目管理,为更多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国家确定的3个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县(市)外,要求各市都要确定1个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试点县,试点县要先行先试,成功经验及时在全省进行推广。 (五)严格把关,加强监管 一是各市、县残联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疑似残疾人到残疾评定定点机构进行残疾评定,为符合残疾标准的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人证。要将贫困地区的疑似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优先给予残疾评定,对明显重度、极重度残疾的要上门提供残疾等级鉴定服务。 二是各市、县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残疾人证办理的相关规定,对不符合残疾标准的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关系证”、“人情证”。 三是各级残联将全面加强对定点机构的审评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机构,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取消。 (六)强化领导,督查到位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三级残联都要成立项目领导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是建立领导包点制度。采取省残联领导和机关有关部室包市,市残联领导包县,县残联领导包项目的办法,定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及时跟踪项目进度。省残联要求各市和省直项目机构在每月10日前上报上月进展情况;所有服务项目和救助对象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 四是加强项目督促检查。省残联将会同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市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项目进展缓慢的要进行专项督查,并进行通报批评。 总之,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楼阳生省长和高建民常务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实施3.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残疾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